新建区检察院积极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强化履职担当,积极推进公益诉讼工作,今年一月份以来,立案行政公益诉讼5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3件,实现了公益诉讼案件新年“开门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是多平台信息共享,主动摸排线索。
该院主动与各行政机关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并依托“问政江西”、大江网等信息平台,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为强烈的重点领域,深入开展线索排查。该院主动与区公安局食药环大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林业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局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对刑事案件线索系统分析,摸排有价值的公益线索。结合现场实地调查、调阅刑事案卷及相关检测检查报告等多种方式,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案件线索3件,食品安全案件1件,依法向区水利、区市场监管局、乡镇等行政机关立案。
二是各部门联动线索移送,提升办案质效。
建立线索内部移送机制,刑检部门、控申部门在办案中发现公益诉讼线索及时移送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拓宽线索渠道。根据工作实际,刑检部门人员多次与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办案队伍一起实地调查,共同探讨案件的定性与处理,集中精干力量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该院实行公益诉讼检察官办案组模式,公益诉讼办案组由该院检察长和分管检察长担任主办检察官,统筹协调信息共享、案件线索移送和检察建议的落实。公益诉讼办案组针对刑检部门的农药投毒案,深入实地深入调查了解农药的去向和回收情况。
三是与行政单位形成合力,促成公益保护落实落地。
加强与行政执法机关的沟通协调,掌握第一手公益诉讼线索。并通过召开诉前磋商会、圆桌会议等方式,集思广益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使各行政职能部门形成整治合力,推动检察建议的落地落实,营造双赢多赢共赢局面。如车辆占用消防通道,“飞线充电”等消防安全隐患的问题,该院通过召开圆桌会议,邀请区消防救援大队、长堎镇镇政府、长堎派出所、北郊派出所等4家单位协商共议,共同推动解决消防安全隐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