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支持IPv6网络
心得体会 <返回首页
恪守为民情怀 共筑美好生活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 2017-11-29   作者: 字号: | |

恪守为民情怀   共筑美好生活

                   —学习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

 

市院机关第一党支部书记

 

10月18日,举世瞩目的十九大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为主题,向大会作了报告,中国正式进入“十九大时间“,历史也将由此翻开新的一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203次提到“人民”,直抵人心,激发共鸣,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再次向人民作出了庄严的承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对每个党员干部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作为一名人民检察官,为人民服务的核心要义就在于为民司法,以法律的武器捍卫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司法公正的诉求,使群众由衷感到权利受到公平对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合理合法诉求得到妥善解决、人权得到根本保障。

第一,要做一个有心人。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从情感层面来讲,就是要牢记自己来自群众,不把自己当官老爷,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自觉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维护群众,不能嘴上说得漂漂亮亮,心里却冷漠甚至是轻视群众。从工作层面来讲,就是要坚持民意导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多干一些实事,一些温暖群众心窝的事。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一腔热血,两眼抹黑,脱离实际去蛮干,这样轻则事倍功半,重则南辕北辙;也不能以服务群众为幌子,一心去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把有限的财力、人力、物力用到给单位或个人“贴金”上,这就不是公仆而是演员;更不能无视群众呼声,关起门来图清闲,无所作为。需要努力提高法律素养,用好司法办案这个“看家本领”,加大对民生案件的法律监督力度,以办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解决群众正当诉求,让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成为弘扬为民司法的正能量。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会运用群众语言去加强沟通交流,了解所思所想;善于站在群众立场去把握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注重通过法理交融去释法说理,化解矛盾纠纷,使每一位检察干警都成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第二,要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服务好人民群众,单靠我们单打独斗不行,必须依靠群众求胜利,离开了群众我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做一个纯粹的人,如果掺杂了私念,从中谋取个人私利,就容易被质疑,甚至是形成“破窗效应”,失去群众的信赖,进而就会导致个人乃至是整个检察机关丧失公信力。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不遗余力地在提升司法公信力,先后推开了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权上提一级、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人民监督员制度等改革,制定或修订了《检察人员八小时外行为规范》、《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等制度,开展了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建设了案件管理大厅,搭建了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平台,办理案件网上全程留痕,开通了案件信息公开网和检察官方微信、微博,从制度到行为,从硬件到软件,全方位促进自身严格规范司法,努力提高司法公信力。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每一名检察官都自觉从严要求自己,做一个公正无私的人,做一个一心为民的人,以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赢得群众的信赖,汇聚起强大正能量,打牢群众这个坚实的地基。

    第三,要做一个温暖的人。法律是铁面无私的,但法律人应当是一个温暖的人内心要饱含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秉持善良之心,既铁面无私依法办案,又充满人情味给予当事人充分的人文关怀。这样,人民群众才会在理性上认同、感情上接受、行动上支持我们的司法办案活动,才能更好树立起法律的权威一个真正的法律人,除了铁面无私、依法办事之外,还应该充满社会主义的人文关怀,应当是一个温暖的人。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检察院 地址:南昌市北京东路222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