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检察院在工作中发现,部分民营医疗机构采用诱导入院、低标准入院、过度检查和治疗等,违规套取医疗保障基金问题线索。市检察院依法对该线索立案调查,并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对已造成的医疗保障基金损失依法责令退回,并在行政区域内开展全面排查,进行专项整治,并加强与审计、医保、卫生健康等部门的联动和配合,推动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基金长效监管机制。
收到检察建议后,行政机关通过实地检查、询问证人、大数据对比等方式,对全市总计272家定点民营医疗机构进行全覆盖检查。相关行政机关除追回案涉医疗机构所套取医疗保障基金外,还处理228家违规医疗机构,总计追回被骗医保基金800余万元,行政处罚近200余万元,并将涉嫌刑事犯罪的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同时,在全市部署开展全市医疗机构自查自纠、飞行检查和交叉检查等多项专项治理行动,与公安机关、卫生健康部门等联合开展4次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有效推动骗取医疗保障基金隐患的源头治理。
同时,市检察院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民营医疗机构通过违规诊疗骗取医保基金问题,以点带面,结合全市医疗卫生系统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等突出问题,在全市检察机关开展医疗卫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公益诉讼监督行动。今年1月份以来,办理医疗卫生领域案件10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9件。

“近年来,我市医保基金监管职能部门持续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医保基金领域和医疗卫生行业违法违规行为,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实践中违法行为人手段隐蔽、钻政策“漏洞”,特别是一些民营医疗采取违规诊疗、挂床住院、虚开药品等方式骗保,导致国家医保基金被蚕食的现象时有发生。”市检察院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如何建立健全医保基金安全保障机制,从源头上杜绝类似案件的发生,成为办案检察官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市检察院在办案基础上认真总结梳理,分析造成医保基金流失的原因,并积极与市医保局、市卫健委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征求意见,达成共识,推动形成《关于建立共同规范诊疗行为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协作机制的意见》。
《意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协作机制主要内容,包括:深化检察公益诉讼监督协作;合力打击涉医保基金领域犯罪活动;强化对民事行政判决、执行的监督;加强重大案件查办会商;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其他经共同协商开展的工作。第二部分是具体工作要求,包括: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健全协作措施手段,狠抓工作落实;做好交流衔接,强化案件移送沟通、培训、信息交换等联动衔接,形成合力;加大宣传力度,慎重把关,做好舆论引导,营造社会关注、参与、支持基金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
医保基金事关民生福祉,涉及社会面、民生意义最大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医保基金被违规套取,直接侵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意见》坚持立足职能与服务大局、依法监督与协同共治、目标导向与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相结合,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衔接机制,推动全市卫生健康、医疗保障部门与检察机关的协同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努力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根据《意见》,检察机关对涉医保基金的疑难复杂案件,根据卫健、医保部门商请,可提前参与案件会商,提供法律参考意见,指导依法办案。“这对我们开展执法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对如何从法律上区分部门职责、罪与非罪等问题,既要防止越职管辖、以罚代刑、降格处理,又要防止重复管辖、扩大打击面。有了这个协作机制,我们开展执法更有‘底气’。”市卫健委和市医保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表示。
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将会同卫健部门、医保部门,以贯彻落实《意见》为契机,强化监督协作,健全监管机制,落实好案件移送、沟通、会商、培训、信息交换等各协作措施,努力形成工作合力,依法打击骗取医保基金及关联的违规诊疗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治病钱和救命钱。